北京冬奥会闭幕式送别回放_北京冬奥闭幕式采用折柳送别运动员折柳代表着什么含义

admin 2024-09-20 07:50:10 34849 45209

文章目录列表:

折柳送别的典故及寓意
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缅怀环节折柳寄情?这样设计有什么深意?
冬奥闭幕式,“折柳寄情”有何深意?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折柳送别运动员的寓意有哪些

北京冬奥闭幕式采用折柳送别运动员,“折柳”代表着什么含义?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采用折柳送别运动员折柳的意思,因为柳树的“柳”和“留”是有谐音的一层意思,所以既表示对运动员的送别也表示对运动员过往在北京度过的这段时间的留念。

另外据说在每届冬奥会上都会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对死者的一些纪念,所以这也是成为冬奥会上的一个传统,而作为我国来讲,对于一些大型运动会或者举办的大肆的时候,是极少能表现出对死去的人的一些纪念,所以接着折柳这个意思,也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

所以在这届北京冬奥会上,这个折柳送别也是极大的既延续了冬奥会的传统,也体现了我国的一些人文特色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折柳送别的典故及寓意

导语:昨日(20日)北京冬奥会迎来了闭幕式,很多人都带着不舍的心情看的,闭幕式上的很多场景一度让我们破防泪目。其中,闭幕式有一段是关于“折柳送别”的场景,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折柳送别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折柳送别的典故及寓意。

什么是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折柳送别的典故及寓意是什么?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折柳送别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折柳送别含义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缅怀环节折柳寄情?这样设计有什么深意?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闭幕式上有一个缅怀环节,让我们久久难忘,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个环节一开始,美丽的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屏幕上也出现了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更多的演员们手捧发光的柳条,在《送别》的音乐中缓缓地向中间走,有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

据说,定的基调是要“诗意”地表达缅怀,导演组最终找到了“折柳”这个表达方式,他们先是准备让孩子诵读《送别》的歌词,但随后又做了修改,想从《诗经》和历代诗词里寻找写柳树寄情的诗句,形成跨时代的情感表达。但最后,因为担心国外观众理解困难,还是决定返璞归真,不去朗诵,让观众们自己去畅想。

但是如果我们中国人的感动也仅仅停留在一场视觉盛宴上,那就有点小遗憾了。假如你曾经读过一些折柳的诗句,那一刻,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上千年的诗意如春风拂过柳枝,也滋养过离人的笔端,凝结成中华文化的底蕴。

折柳送别的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但是到了唐代,折柳赠别的风习才达到鼎盛。而唐代恰恰又是诗的盛世,赠别本来就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这四大类题材之一,再加上唐朝的诗人们内卷严重,谁也不甘心写得平平,以至于折柳这件事在唐诗中变着花样出现。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柳枝,柳枝,“任他离恨一条条”,你兀自“风吹柳花满店香”,你穿越千年的春天,你在唐诗中时隐时显,你见证一部诗歌中的人世间。

冬奥闭幕式,“折柳寄情”有何深意?

折柳寄情?的深意有三个,第一是送别,古人经常用折柳来送别友人,灞桥折柳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代表了对于离别朋友的祝福;第二是表达不舍,因为柳的谐音通留,同时柳叶的飘散也像是依依不舍的挽留;第三是祝福,柳树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容易存活,无论去到哪里都能生根,所以柳树也有祝福友人随遇而安的寓意。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折柳送别运动员的寓意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折柳送别运动员的寓意有哪些

折柳送别的寓意具体按是指惜别怀远、美好祝愿、思念亲人、怀念故友等寓意。一般在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而此次北京冬奥会有多个国家参加,闭幕式举行完毕之后,这些运动员也将回到自己的国家。在比赛的时候虽然是对手,但比赛完毕后就是友谊诞生,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所以在冬奥会闭幕式上也会展现折柳送别的节目,这也是属于中国式的浪漫。

1.折柳送别的寓意一:惜别怀远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折柳送别的寓意二:美好祝愿

折柳赠别还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3.折柳送别的寓意三:折柳寄情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