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运动员家乡看比赛回放_中国冬奥人物的励志故事有哪些作文

admin 2024-09-20 01:06:26 09501 18529

文章目录列表:

爱家乡迎冬奥作文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
中国冬奥会零突破是谁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6篇

中国冬奥人物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冬奥会可以说是全球最为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每四年举行一次。到今天(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行,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来回忆一下,我国冬奥史上的6位传奇人物:赵伟昌、叶乔波、杨扬、韩晓鹏、赵宏博和申雪等等。

1、赵伟昌,我国第一位冬奥旗手

1980年,第13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我国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

当时,30岁的赵伟昌被视为我国最为出色的速度滑冰选手,因此被选定为我国代表团首位冬奥会开幕式旗手,可谓是新中国奥运会(含夏奥)旗手第一人。

赵伟昌是吉林长春人,生于1950年,在20世纪70年代,他可以说是国内最出色的冰上运动员之一,几乎年年霸榜。

在出征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前,赵伟昌曾连续11次夺得男子全国速度滑冰全能冠军,26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在1975年奥斯陆世锦赛上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亚军。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夺目的成绩,所以赵伟昌被选定为我国首位冬奥会开幕式旗手。当他手举五星红旗,迈进冬奥会开幕式的那一刻,不仅对我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他个人来说更是无上的荣誉。

在第13届冬奥会上,赵伟昌参加了速度滑冰男子500米、1000米以及1500米三项比赛,分别获得了第31名、24名、25名的成绩。

2、叶乔波,突破零奖牌

在第13届、14届、15届冬奥会上,我国都没有获得奖牌。直到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我国女子速滑选手叶乔波才获得第一枚银牌,从此实现了我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叶乔波是吉林长春人,生于1964年,10岁进入长春市业余体校速滑班,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可以说从小就在冰滑道上长大,为她后来的滑冰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叶乔波凭借优异成绩入选国家队,此后,她不仅在国内舞台上所向披靡,在国际舞台上也是大放异彩。

到了1992年的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上,叶乔波直接一鸣惊人,先后夺得女子1000米和500米速滑的2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刻,前三届冬奥会我国一枚奖牌都没获得,那种压抑已久的憋屈和不甘,在这一刻得到了全部的释放,我国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那一刻扬眉吐气了一回。

此后,从1992年3月到1993年3月,叶乔波先后参加了世界杯系列赛、世界女子锦标赛和世界短距离锦标赛,夺得女子500米项目的全部冠军、女子短距离全能冠军、世界杯总决赛女子500米冠军,共获金牌17枚,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世界冠军。

而连续的赛事也让叶乔波受了重伤,她的左膝盖基板粉碎、大面积软骨断裂。但伤病严重的叶乔波还是出现在了1994年的第17届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她带伤参赛,以1分20秒22获得1000米比赛的铜牌,这是那届冬奥会开赛10天中国代表队获取的第一枚奖牌。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后,伤病缠身的叶乔波宣布退役。叶乔波,挂着冰刀上阵,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

3、杨扬,突破零金牌

叶乔波之后,中国代表队在冬奥会的舞台上,无论是成绩还是士气都逐年攀升,但遗憾的是始终与金牌无缘。

直到2002年,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第19届冬奥会上,杨扬艺压群雄,获得了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和1000米比赛的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杨扬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

杨扬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生于1975年,她从小就对滑冰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喜爱,在她8岁时,被家乡的业余体校教练王春尧看上,从此开启了她一生的冰雪之途。

1986年,11岁的杨扬进入七台河市业余体校,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3岁时,她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练习短道速滑 。此后,杨扬开始在国内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先后获得全国短道速滑1500米、3000米的冠军。

1995年,杨扬由黑龙江省队进入中国国家队,自此,杨扬开始从国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在国际舞台上,杨扬开始大放异彩,开启了她的传奇一生。

从1995年到1997年,杨扬先后获得了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的全项冠军,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可以说,拿奖拿到手软。

到了1998年的第18届长野冬奥会上,杨扬在女子3000米接力赛中与队友以4分16秒383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夺得银牌,这个结果对杨扬的打击非常大,曾几天几夜没合眼。

此后的四年里,为了冬奥会金牌这个目标,杨扬更加刻苦了。在2002年的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中,杨扬顶着巨大压力,终于斩获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和1000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那一刻,举国上下,无不欢腾,国人都为这个27岁的姑娘感到骄傲。一时间,杨扬之名也享誉海内外,在业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6年,杨扬宣告退役。

4、韩晓鹏,男子金牌第一人

如果说杨扬是我国冬奥史上女子组的尖兵,那韩晓鹏就是男子组的骄傲。

2006年,在意大利都灵的第20届冬奥会上,韩晓鹏异军突起,斩获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金牌,这是我国男选手在冬奥会上拿到的第一枚金牌。

韩晓鹏是江苏徐州人,生于1983年,5岁时,韩晓鹏就在家乡的体校练习,12岁时,被沈阳体育学院的杨尔绮老师选中,正式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1999年,韩晓鹏被选中进入国家队,开始在国内大小赛事上崭露头角,从1999年到2006年期间,韩晓鹏参加了国内不少赛事,但其成绩并不是那么耀眼,不像前面说的叶乔波和杨扬那样,一开始就是冠军收割机。

韩晓鹏多数时候是亚军和季军得主,离冠军始终差那么一丢丢。然而,在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中,韩晓鹏却犹如一匹黑马一般,异军突起,一鸣惊人。

在男子空中技巧资格赛中,韩晓鹏以250.45分获得第1名,给了国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决赛时,韩晓鹏以250.77分的成绩击败各路强敌,夺得男子空中技巧赛的金牌,那一年他23岁。

这是中国代表队参加冬奥会以来的首枚雪上项目金牌,也是中国男选手在冬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韩晓鹏用自己完美的飞翔向世人演绎了“鲲化为鹏”的中国神话。

韩晓鹏一举成名,那一刻,他的名字被永远刻在了我国奥运史的荣誉榜上。此后,韩晓鹏开始在国际赛事上大显身手,先后在亚洲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等赛事中获得冠军。

2008年,韩晓鹏担任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在沈阳传递火炬;2010年,在温哥华冬奥会中,韩晓鹏担任旗手,带领中国队入场。同年,韩晓鹏因伤宣布退役。

5、赵宏博和申雪,花样滑冰首枚金牌,冬奥四朝元老

赵宏博和申雪都是黑龙江哈尔滨人,赵宏博生于1973年,申雪生于1978年。

1992年,两人开始搭档练习双人滑,一起在赛场上度过了18个春秋,堪称是国人心目中一对完美的荧幕CP,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俩最后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98年,两人参加了在日本长野举办的第18届冬奥会,这是他们首次走上冬奥会的舞台。

此后,他们连续三次在世锦赛上保持着前三名的高水准,先后夺得了1999年和2000年的亚军以及2001年的季军。一时间,他们成为了继陈露之后在花样滑冰项目上最具奥运冲金实力的选手。

2002年,在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他们的“杀手锏”抛四周跳失败,无缘金牌,只夺得双人滑铜牌。2006年,在都灵冬奥会上,他们仍与金牌无缘,获得双人滑铜牌。

连续三届冬奥会无缘金牌,成了赵宏博和申雪最大的遗憾。此后几年,虽然他们在其他国际赛事上,连续获得多枚金牌,但冬奥会金牌却是他们最大的心病和心愿。

终于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赵宏博申雪得偿所愿,以总分216.57分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

这一战,他们改写了中国花样滑冰冬奥会无金牌的历史,也打破了俄罗斯人46年来连续12届冬奥会对花样滑冰双人滑的垄断,圆满地完成了最后一次奥运会之旅。

温哥华冬奥会后,两人宣布退役,同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了世人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而作为四届冬奥会元老,他们的双滑传奇,也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爱家乡迎冬奥作文

2022年,奥运圣火将再次在北京燃烧,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又一个璀璨的东方盛典!得冬奥会举办权是一个新的起点。七年之后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构建一个环境更舒适、发展更均衡、生活更美好的家园,是中国政府和北京、张家口人民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从今天起,北京携手张家口将脚踏实地落实每一项冬奥规划,在七年的时间里践行理念、兑现承诺,不辜负全世界的信任和重托。

十四年两圆梦!北京成功申办冬夏奥运创历史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承诺、敬意、欢迎。

此刻的感想是什么?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面露微笑的接受采访说道:“心情特别的激动。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高兴。因为大家共同努力取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16日深夜,27岁的武大靖更新了微博,在感谢支持者的同时宣布自己不会退役,只要身体允许就会继续站在冰场上。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1

 2月16日晚,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迎来收官之战。中国短道速滑队以2金1银1铜的成绩,结束本届冬奥会的征程。

 在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由武大靖、任子威领衔的中国接力队意外摔出赛道,最终拿下第5名。

 16日晚,武大靖发布微博称:“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武大靖在赛后采访中也表示,希望还有更多机会代表祖国比赛。

 这段时间,武大靖成了冰面上最热的焦点。在频频上榜的热搜中,有对夺金的骄傲,有对集体荣誉感的破防,也有对遗憾的理解与鼓励。

 人人都在谈论武大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平昌冬奥会500米决战中挺身夺金的武大靖,曾经是个连女队都滑不过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武大靖第一次上冰时,体验了107次“初始化啃冰”。

  107次

 武大靖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因为一场短道速滑的电视转播,对滑冰运动产生了兴趣,8岁便去家乡佳木斯的室外冰场开始学习。

 2004年,年仅10岁的武大靖加入了佳木斯市短道速滑业余队。

 在佳木斯,冰上运动是小学体育课的项目之一,但条件简陋,全市也找不到室内冰场。刚开始练习滑冰时,父亲觉得太苦,坚决反对,但武大靖态度坚定。每天早上还不到4点,他就起床带好冰刀,坐着妈妈的自行车前去训练,“那时候起床都不用闹表,就是自己内心有一股劲儿。”

 零下20多度的佳木斯,特别冷,他感觉自己的脸一直是肿的。每隔15分钟,他就到冰场边上家长休息的帐篷里,脱下冰鞋,在火边烤烤脚。

 “第一次上冰场,我摔倒了107次”,武大靖曾经这样回忆,“直到现在我仍然对这个数字记忆犹新。”但年少的武大靖压根不怕痛,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

 在武大靖的启蒙教练眼里,小时候的武大靖“平凡无奇,不是最有天赋的孩子”,但他却有股“天生不服输的劲儿”——滑不过别人就暗自努力,慢慢地就超越了大他几岁的队友们。“有时候冰刀脱下来,袜子和鞋都粘在一起了,伤还没好,依然坚持训练。”

 2007年,武大靖凭借出色的成绩进入江苏省短道速滑队,开始进行专业的训练,也真正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这里,武大靖的不同之处被教练朱雪松注意到。短道速滑要求三方面的能力:身体素质好、冰感好和聪明的头脑。武大靖的身体素质差,但冰感好,头脑方面——朱雪松称他是自己这些年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

 2009年,因江苏省队解散,武大靖成为吉林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员。

 尽管各地辗转,但武大靖对于训练比赛的热忱从未减退。

  对奕平凡

 “我可笨了,老师也总说我理解力差,注意力还特别不集中,她说话时我总走神,回头又追着她问……”

 “笨孩子运气不会太差”,武大靖想起李琰教练说他的这句话就乐了。

 2010年年底,16岁的武大靖凭借在全国联赛上的表现,被时任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破格收入国家队。不过,当时武大靖不是以运动员的身份进入国家队的,他的身份是陪练,排名最后一位。

 “长距离周洋过我,短距离范可新过我”,那段时间,武大靖备受打击,每天都提心吊胆,怕一觉醒来,给“发配”回地方队。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武大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坚持的,那段时间太难熬了!”

 转机在2012年到来。这一年,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主力队员都出国参赛去了。“她们出发的时候,我们送她们上车。那一瞬间觉得,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武大靖觉得,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早晚会被淘汰。

 改变的方式有很多种,他选择了最艰难的那一种。拉着留下的助理教练,武大靖制定了一个为期十几天的训练计划。每天起床,他在助理教练的陪同下训练,研究战术,看录像回放,修改动作,再和高手的比赛视频做对比,在细节上反复抠。一边改一边练。他来国家队两年了,没有这么训练过。

 “嘴唇已经白色了,看东西都双影了。那时候觉得,不想放弃,想趁着这股劲一直往上走。”

 半个月后,出征队伍回国,全体队员再次上冰,他们突然发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队陪练仿佛换了一个人——到2012年赛季的后半段,武大靖终于可以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赛了。

 回眸往昔,武大靖在访谈中表示:“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可能现在还是一名最普通最普通成绩一般般的运动员。”

  一骑绝尘

 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大靖的身体和技术能力也在大幅度提升,开始在国内和国外比赛中不断创造佳绩——2012年12月,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男子500米季军;2013年2月,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世界杯索契站500米亚军。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19岁的武大靖拿下了男子500米亚军,当时他打定主意要在4年后更进一步。

 从索契到平昌,武大靖的能力还在飞速提升——2017年他已经成为国际滑冰界公认的“冲刺之王”;平昌冬奥会的500米比赛更是武大靖的封神之作。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先是在短道速滑1/4决赛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随后又在决赛中以39秒584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该项目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保持者。

 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上的唯一一枚金牌,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在这枚金牌前,压抑和不如意一直笼罩着中国短道速滑队。短道速滑一直都是中国队的强项,但在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中国队总共遭受9次争议判罚,位列所有参赛国的第一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中,武大靖的每一次出场都牵动人心,肩负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压力再大一点,我说不定还能滑得再快一点。”在一次采访中,他回忆,自己也没想到能滑那么快,已经到了忘我的状态了,什么都抛弃了。

 过去这四年,武大靖心里一直记挂的是在北京冬奥会上再创佳绩。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没有什么比在家门口夺冠更开心的事。

 就在2022年2月5日晚,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以2分37秒348为中国军团拿下北京冬奥会首金。

 比赛全程惊心动魄。最后关头,武大靖奋力守住领先位置,“一刀”制胜。武大靖成为了中国冬奥历史上首位拿到2枚金牌的男子运动员。

 “非常解气!这四年经历太多了……”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武大靖一度哽咽落泪。

 而在冠军的背后,是武大靖严重变形的脚。因为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他的整个脚部遍布着伤疤、老茧和变形的骨头,28岁的人却有一双50岁的脚。

 他曾说“我有一双很丑的脚”,可正是这双脚托着中国队的梦一次次起飞。

  仍是少年

 平昌冬奥会后,武大靖享受了一个顶级运动员才能得到的关注和簇拥。他害怕太多荣誉让自己膨胀,跟助理教练说;“如果你发现我拿到冠军心态发生变化了,要第一时间来处理我。”

 2018年11月12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站举行的世界杯上,武大靖滑出39.505秒的成绩,再次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500米速滑的世界纪录。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伤病影响,武大靖的状态也有所下滑,直到本赛季世界杯赛最后一站,他才状态回升,滑出了39秒878的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

 因为腰伤,他直到去年九月中旬,才开始正常跟上大部队训练。“比到第三站的时候,我都不相信自己了,失误太多了。”但武大靖不会轻言放弃,在世界杯荷兰站,27岁的武大靖用赛季的世界最好成绩证明了自己仍然是短道上的王者。

 时间来到2022年2月13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第二组比赛中,场上发生碰撞,武大靖最终第三个冲过终点,无缘A组决赛。

 在该场比赛中,韩国选手黄大宪违规内道超越加拿大选手杜博伊斯,将其撞出赛道,并将冰刀鞋抬起。短道速滑名将王濛在解说时表示,黄大宪的抬刀动作“太危险”从而干扰了武大靖。

 随后的B组决赛中,武大靖以41秒157的成绩排名B组第一。

 早在2月11日的男子500米预赛前,武大靖能否卫冕就已成为当天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

 然而,遗憾的是,赛场如战场,往往需要一点运气。

 赛后,武大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场比赛无论是好是坏都过去了,接受遗憾。”

 虽然武大靖最终卫冕失败,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和奥运会纪录保持者依然分别是武大靖的39.505和39.584。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此前,2月7日晚,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一波三折,险象环生。最后决战开始后,武大靖处于领先位置,滑行超过4圈后被召回。比赛再次从零开始,武大靖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帮任子威卡住位置,并碰了碰任子威的手,示意他先“走”。

 这一刻,无数网友直呼“破防”。

 最终任子威夺冠,李文龙摘银,武大靖位列第四。

 虽然武大靖未能和队友们如愿站上领奖台,却用自己的战术配合,证明了一个杰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荣誉和掌声同样属于他。

 在武大靖看来,竞技体育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实现目标的。“要靠很多帮助你的人,帮你积累、帮你训练、帮你恢复、帮你处理伤病,这样一支团队才能在奥运赛场上取得金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就是中国运动员的集体荣誉感。

 正如电视剧《超越》里面的一句台词:“我们的短道就跟我们的国家一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我们懂得,集体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你赢就是我赢。”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2

 北京时间2月16日晚,中国短道速滑男队在北京冬奥会男子5000米接力中获得第五名,就此结束了本届冬奥会的全部赛事。当天深夜,27岁的武大靖更新了微博,在感谢支持者的同时宣布自己不会退役,只要身体允许就会继续站在冰场上。

 微博全文如下:

 大家好,我是大靖,见字如面。

 我的第三届冬奥会之旅今天就结束了,感谢国家的培养,感谢各部门领导的关怀,感谢所有为了北京冬奥会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你们为大家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盛会。感谢这个备战周期一起并肩作战的团队,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这个优秀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和荣誉。

 感谢我亲爱的家人,你们给我无条件的支持让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也同样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你们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动力。

 感谢我最热爱的短道速滑,我们互相陪伴了二十年,每次起床之后想到今天要上冰和训练让我感到安心和踏实,我很感谢我们彼此毫无保留的付出和支撑,我想这就是短道速滑带给我的生命质感。

 感谢所有人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那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短道速滑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一直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曾经有考虑过北京冬奥会之后是不是退役,但当我真的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根本舍不得说再见,舍不得离开这个我深深爱着的项目,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感谢大家,我们冰场见,晚安。

武大靖赛后发微博拒绝退役3

 北京冬奥会继续进行中,相对于其他冰雪赛事而言,短道速滑项目正式收官。咱们中国短道速滑队斩获2金1银1铜,与荷兰队并列第2名,韩国队后来居上以2金3银登顶。如今短道速滑项目全部结束,咱们中国选手武大靖也是感慨万分。

 武大靖深夜更新个人社交媒体,晒出6张并感谢国家、家人、短道速滑项目与为北京冬奥会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开头的一句“大家好,我是大靖,见字如面”更是令人泪目,武大靖用真诚的言语打动大家的心,同时也倾诉着自己对短道速滑项目的热爱。

 武大靖帖文刚刚发布15分钟,就收获了9万点赞,这足以可见武大靖在国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4年1届的大型国际赛事,冬奥会是每名冰雪运动员的最高殿堂。

 在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征途中,武大靖帮助咱们中国队斩获混合接力项目金牌,而他此次也晒出了自己手捧冰墩墩奖杯的,以及手捧鲜花戴上金牌站上最高领奖台的,如此出色的表现确实值得国人们的称赞!

 武大靖还谈到了是否退役的话题。他表示自己曾考虑过北京冬奥会之后就退役,但是当他真正站到赛场的时候,他发现舍不得与自己最爱的短道速滑项目说再见。

 在帖文最后,武大靖一句话更是令网友们破防了,那就是武大靖激动表态:“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武大靖言语间表达出了对短道速滑项目的不舍,目前武大靖即将年满28周岁,这个岁数在短道速滑运动员里面算不上年轻,但是武大靖对短道速滑的热爱,将会支持他继续前行。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们都是好样的,加油武大靖!加油中国队!

中国冬奥会零突破是谁

杨扬

中国选手杨扬2002年2月在第十九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夺得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使中国冰雪运动经过50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1984年,杨扬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988年,杨扬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练习短道速滑。1995年,杨扬由黑龙江省队进入国家队。2002年,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

2002年,杨扬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一举多夺得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个人全能四枚金牌,并实现了个人全能项目上的六连冠。整个运动生涯里,杨扬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2006年8月17日,杨扬在北京举行了退役仪式。

人物简介

杨扬,1975年8月2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奥运冠军,前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现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1984年,杨扬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988年,杨扬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练习短道速滑。1995年,杨扬由黑龙江省队进入国家队2002年,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2002年,杨扬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一举多夺得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个人全能四枚金牌,并实现了个人全能项目上的六连冠。整个运动生涯里,杨扬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2006年8月17日,杨扬在北京举行了退役仪式。

2017年11,杨扬担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2019年11月7日,杨扬当选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基金会董事会副主席。

早年经历

杨扬出生在黑龙江省汤源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杨扬刚生下来就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几乎从来不哭。看到孩子如此安静,杨妈妈就顺口给杨扬起了个“冰心”的小名,意思是像冰一样沉静的心肝。杨扬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则经营着一家小照相馆。顽皮倔强的杨杨从小就对滑冰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喜爱,年仅八岁的杨扬就被家乡的业余体校教练王春尧看上,从此开始了她一生的冰雪之途。

14岁时,当时成绩并不突出的杨扬被省体校的金美玉老师选上,金美玉看上的是杨扬的潜力和出色的冰感,然而从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杨扬,一进队就成了给大家垫底的了。如果表现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被退回原籍。既然下定决心练好短道。

扩展资料

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6篇

对于《从北京到北京》这部纪录片,于2022年1月14日起每晚19:24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2《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6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一)

面对全球的渴盼与关注,面对国人集体奔赴的热爱,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准备好了吗?

6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给出了答案。从2022年1月14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将在每晚19:24推出这部纪录片,温暖讲述鸟巢和“冰丝带”的建筑总工程师、速滑馆制冰师、项目竞赛主任、高山滑雪医生、山区冰球少年、大学生志愿者、残疾人志愿者、艺术家、大学教授、小学体育老师、媒体记者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的“双奥” 故事 。他们朴素的经历点燃冰雪激情,描绘出一幅全民迎冬奥的现实长卷,释放出“双奥之城”的融融暖意,深刻诠释了人人共享、人人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回顾2008年,当奥运圣火照亮鸟巢时,一个开放、自信的大国也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那一年,奥运的落幕就像一个开始,它把奥林匹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从北京到北京,14年过去了,从夏到冬,奥运精神实现了完美传承。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历经一年的拍摄,讲述了这个初心不改、逐梦奥运的传承故事。

李久林是“鸟巢”的建筑总工程师,也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总工程师,建设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单层索网结构体育馆,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前速度滑冰世界冠军、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的工作岗位就在“冰丝带”,从运动员到赛事管理者,她必须面对巨大的身份转变;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骨干医生组成了冬奥历史上第一支中国“滑雪医生战队”,从崇礼到延庆高山滑雪中心,他们经过四个冬天的艰苦训练,将为危险性最高的高山滑雪比赛提供医疗救援保障;北京延庆山区的珍珠泉中心小学只有40名学生,但5年来这所学校借助冬天村边封冻的天然河流开展冰雪运动,这里的“珍珠少年”不仅实现了全员上冰,还组织了一支冰球队,他们享受着冬奥的阳光,收获着运动的快乐;李楠是北京冬奥会首位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高位截瘫的她虽然出门离不开轮椅,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却和几千名残疾人志愿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此次冬奥会上她也将绽放灿烂的微笑;音乐人常石磊曾有幸参与创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他创作了冬奥歌曲《燃烧的雪花》、《一起向未来》、《我们北京见》;中央 财经 大学教师李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汶川大地震带走了她在家乡的16位亲人,忍着悲痛2008年奥运会她曾作为交通志愿者服务32天,再过几天她将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一起服务于首都机场;张骁哲是北京大学大四学生,也是冬奥会比赛场馆冰立方的赛事志愿者,从上大学开始他就坚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现在他正和同学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精心准备;高井路社区是全国唯一被冬奥组委命名的冬奥社区,以冬奥为主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宇琳副教授带着她的学生们发动社区群众,正在一起为社区做升级美化;2012年成立的石榴花轮滑队是石景山区冰雪团队联盟的重要一员,这支有6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队伍,凭借高难度的花样动作成为冬奥社区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丝毫不输年轻人;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体育老师、模拟奥运会的倡导者周晨光,他坚持20年传播奥运 文化 ,努力将奥林匹克生活化、校园化;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八年间,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涌为奥运写下5000篇稿件,2015年他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一时间现场见证了北京成功申办冬奥,如今仍坚持在报道冬奥的第一线;在“冰丝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种设备科负责人赵伟带领他的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将自主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猎豹”系统架设于此,在冬奥会赛事转播中,这个特殊装备将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观赛体验……

一座城市,两届奥运,覆盖夏冬。

一群人,一条心,同一个梦想。

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拍摄的这些人仿佛是推动这座“双奥城”行进的车,他们躬身前行步履匆匆,犹如齿轮不断向前;他们又仿佛是照耀这座城的缕缕微光,汇聚在一起,照亮这个盛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故事有的充满风险,有的充满挑战,有的却只是平凡。然而历经14年传承,他们依旧赤诚向前,用自己的心烘托起奥运梦想,守护着奥运的精神财富。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2022年1月14日开始,就在CCTV-9每晚19:24,让我们打开6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一起唱响《北京欢迎你》,共同期待《我们北京见》。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二)

我知道的冬奥会,是从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开始的。

那天的活动在国家 游泳 中心“冰立方”举行。“冰立方”灯光璀璨,蓝色冰晶状几何图案装饰的舞台与水立方外壳交相辉映,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巨形条幅悬挂空中,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奥运究竟是什么?我觉得:

首先,它是一种拼搏。在这个舞台,全世界各国人民充分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拼搏着着人类的生理极限,赢得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每一个奖杯,都是一个极限。

其次,它是一场战争。在这个战场,“更高、更快、更强”的大旗迎风招展,体现了每一个运动员勇于向世界强手挑战,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每一个记录,都是人类的一个奇迹。

再次,它是一种人生。在这场生命中,用运动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乐观的情绪,用坚持表达自己对生命和向往,用汗水和泪水展现生命的价值,每一声呐喊,都是生命的再一次精彩。

最后,它是一场聚会。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经济发展复苏向好,以具有战略眼光的防疫 措施 阻断了新冠病毒的大面积传播,中国给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也为世界防疫和传染病控制提供了有效的 经验 和中国智慧,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在中国举办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魅力”,展示了“中国名片”,更是展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的崭新形象。

2022冬奥会,我为你加油!2022北京,我为你喝彩!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三)

犹记得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开幕式表演的震撼人心,圣火在鸟巢点燃时的流光溢彩,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激情彭拜,作为东道主迎接五湖四海的客人的自豪满怀。那代表奥林匹克精神的五环旗徐徐升起,承载着古老的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希望和梦想,象征着悠远的文明古国在今日焕发出熠熠光彩。七年前,北京以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在百余年奥林匹克树起了一座丰碑。如今,冬奥会的圣火又将在这片东方沃土上点燃。北京,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将成为全球首个举办过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对于促进冰雪运动开展,培育民众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奥林匹克 教育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全面展示开放、包容、和谐、共赢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届时,延庆作为三大赛区之一,将承担高山滑雪和雪橇雪车共计19项比赛项目。作为一名新延庆人,衷心期望冬奥会能推动城市的发展,改善交通,优化环境,让延庆以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良好的面貌,邀请世界各国客人来长城脚下过大年,展现中国 传统文化 ,感受中华魅力,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延庆,不一样的北京,不一样的中国!我们预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四)

冬奥梦的由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久久不能忘怀,当时单位发给我的入场券,是让我儿子和女儿们去观看。他们回来和我说,真是开了眼界,大饱眼福,还说我们中国真行。我在家里看直播也是振奋不已,最让我震撼的是开幕式上演出的中国五千年文化史诗,边看边思考,更加坚定了我们中国的文化自信。那时我想,我们什么时候能来一场冬奥会,那该有多好。这就是“我心中的冬奥梦”的由来。

终于圆了“我心中的冬奥梦”。2015年7月31日下午17:58,奥委会主席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我当时真是欢喜若狂,还喝了一杯红酒,表示庆祝。“我心中的冬奥梦”圆了。北京将成为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我非常高兴,但我还是杞人忧天,担心在山区建赛区太难了。当我在疫情期间听到电视台报道火神山医院,仅用十天时间就建成了。我们的速度为什么能这样快?我找到的答案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本事”。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制度自信”。

辉煌的业绩让我震撼。这之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延庆赛区,仅用三年时间,就在无水、无路、无电的山区建起了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和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北京地铁首钢站主体结构提前封顶。在过去5年多时间里,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有条不紊。国际奥委会安东尼·埃德加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能取得如此进展,着实让人赞叹。”这些辉煌的实例,一再证明:“中国***能,社会主义好”。

做好预期的梦。我想,2022年即将召开的冬奥会,将是一次凝聚人心,提振士气,联结友谊的盛会;将是一次充分体现中国精神,奥运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盛会;将是一次体现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的盛会。在选拔赛场上我看到了武大靖、范可新等优秀运动员的拼搏和努力。又联想到国乒队梁靖昆的大逆转,真是让我感动骄傲和自豪。他们无论是受伤还是失误,都没有停止努力。这是一种为国争光的决心,一种永不放弃的恒心;更是一种对梦想的坚毅品质。这些品质和精神就是我们应该传承的中华文化的美德。

冬奥梦交汇中国梦。让我们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人民认知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中国道路;有中国精神,有各民族大团结的奋斗精神;我们美好的中国梦一定能变成现实。预祝冬奥会圆满成功!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五)

“盛世龙腾奥运情,浑茫气象聚双城。中华再振恢弘势,激荡雄篇第一声。”“一条雪链贯双城,寒野冰川大演兵。滑道视为磨剑场,健儿竞做领潮雄。铲刀犁地痕织梦,炫舞腾身馆跃鹰。冬奥于京邀世界,五环旗下待鏖争。”2015年7月31日17时57分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举国欢腾,中国北京以44票战胜阿拉木图,获得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权。北京因此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有两个,一个叫冰墩墩,另一个叫雪容融。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冰墩墩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六)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们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让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冰墩墩不仅是一个吉祥物,其实它还是一只象征纯洁、坚强、敦厚、健康,活泼、可爱的熊猫。它的面纱是白色的,面罩的周围有着五彩的线,它的外壳也是白色的。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芦”,而“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最终“冰壳”的创意得以保留,随后又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我们中国人真富有创造力啊。

雪容融满身都是红色的,你看它的脑袋像不像一个灯笼呢?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能渲染欢乐喜庆节日气氛,有“瑞雪兆丰头”的美好寓意,表达了中国人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我们中国作为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 大雪 块,既代表了“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进行了拟人化的设计,大冰块成为雪容融的漂亮脸蛋,凸显吉祥物的可爱。雪容融的名字也很有寓意: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

《从北京到北京》观看心得6篇相关 文章 :

★ 观看北京阅兵心得体会精选5篇600字

★ 观看北京阅兵心得体会精选5篇

★ 我和我的祖国观影心得体会600字

★ 我和我的祖国**心得体会500字

★ 2020观看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的收获和心得5篇

★ 组织观看感动中国2021心得观后感

★ 收看2020开学第一课个人学习心得观后感6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